兒童牙齒護理指南:乳齒與恆齒萌出順序及常見問題
- Dr. Barry Yu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3天前
了解乳齒與恆齒萌出順序對於家長來說非常重要,因為它有助於掌握孩子的牙齒發育情況。乳齒通常在孩子六個月大時開始萌出,恆齒則在六歲左右開始替代乳齒。掌握這些基本知識能幫助家長早期識別潛在問題,並確保孩子的口腔健康發展。在接下來的內容中,我們將更詳細地介紹乳齒和恆齒的萌出順序,以及常見的牙齒發育問題。

乳齒與恆齒萌出順序:了解孩子牙齒發育的關鍵:
乳齒,又稱為初生齒,通常在嬰兒六個月大時開始萌出,並持續至約三歲。以下為一般的萌出時間表:
下中門齒(前排牙齒):6 至 10 個月
上中門齒:8 至 12 個月
上側門齒(前齒旁邊):9 至 13 個月
下側門齒:10 至 16 個月
第一臼齒(用於咀嚼的後排牙齒):13 至 19 個月
犬齒(尖牙):16 至 23 個月
第二臼齒:23 至 33 個月

恆齒萌出順序
恆齒約在六歲開始萌出,並持續至青少年後期或二十出頭。以下是常見的萌出順序:
第一臼齒:6 至 7 歲
中門齒:6 至 8 歲
側門齒:7 至 8 歲
下犬齒:9 至 10 歲
第一小臼齒:9 至 11 歲
第二小臼齒:10 至 12 歲
上犬齒:11 至 12 歲
第二臼齒:11 至 13 歲
第三臼齒(智齒):17 至 21 歲
乳齒與恆齒萌出順序:當恆齒從乳齒內側或舌側長出時的處理方式
有時乳齒未脫落,恆齒便開始在其內側長出,形成雙排牙齒,俗稱「鯊魚牙」。建議的處理方式如下:
觀察一段時間:在許多情況下,乳齒最終會自行脫落。可先觀察幾週情況是否改善。
鼓勵輕輕搖動牙齒:若乳齒已有鬆動,鼓勵孩子用舌頭或手指輕搖,幫助乳齒脫落。
就診檢查:若乳齒未自行脫落,或恆齒出現歪斜生長,建議預約牙醫進行評估,必要時可能需拔除乳齒,為恆齒騰出空間。

乳齒與恆齒萌出順序:當乳齒不脫落或恆齒遲遲未出現
若乳齒過了預期時間仍未脫落,或恆齒未在合理時間內長出,可考慮以下做法:
尋求牙醫建議:如乳齒過了適當年齡仍未脫落,或乳齒脫落六個月後恆齒仍未出現,應讓牙醫檢查,可能需要拍攝X光了解牙齒發育情況。
考慮正畸評估:如發現牙齒排列或空間出現問題,孩子可能需要接受正畸(牙齒矯正)評估,早期介入可減少日後複雜治療的需要。

何時應接受正畸評估
建議孩子在七歲時接受首次正畸評估。這並不代表需要立即矯正,而是讓專業人員及早監測牙齒和顎骨的發育,必要時提早介入。

預防蛀牙
預防蛀牙對維護孩子的口腔健康至關重要,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:
良好口腔衛生習慣:教導孩子每天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,並教導他們在刷牙後吐出牙膏。
健康飲食習慣:避免過量攝取含糖食物和飲品。多進食蔬果和飲用清水,有助維持口腔健康。
全天適量飲水:飲水有助中和口腔酸鹼值,減少蛀牙風險。
定期檢查:從孩子一歲起開始定期牙科檢查,有助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。

什麼時候應開始使用牙線?
當孩子有兩顆牙齒互相接觸時(約在兩至三歲左右),即可開始使用牙線。由於年幼孩子手部協調能力有限,建議家長協助孩子使用牙線,直到約八至十歲。
確保您的孩子擁有健康的笑容,首先需要了解乳牙和恆牙的生長順序,解決常見的問題,並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。定期就診牙醫有助於監測孩子的牙齒發展,並在問題發生之前加以預防。在 Penn Pacific Dental Center,我們致力於幫助您的孩子養成健康的口腔習慣,擁有長久的健康笑容
Comments